• 3·15征集令华商全媒体继续征集维权线索 部分投诉已妥善解决

来源:米乐m6平台官方版    发布时间:2025-02-24 08:22:33
产品说明

  运动馆承诺退费迟迟不到账;旅行社收钱后不安排出游;网购的产品质量差,商家不接受退换货……自2月10日华商全媒体征集“3·15”消费线索以来,各大平台已经收到数百条消费维权线索。华商全媒体记者陆续与反映人取得联系并展开调查报道,部分投诉在媒体介入后已得到妥善解决。

  如果你在消费中遇到欺骗与不公,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发现商家存在任何违法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都可向我们反映与爆料,华商全媒体记者核实后,将全力维护消费者正当权益,协助解决消费纠纷,挖掘其中的黑幕与陷阱。

  2.华商报官方微博:关注“华商报”官方微博,发送私信“3·15+具体反映问题+联系电线.华商报官方微信:关注“华商报”官方微信(hsb88880000),在微信后台发送私信“3·15+具体反映问题+联系电线.华商报小程序:微信搜索“华商报”小程序并发帖留言,内容包含“3·15+具体反映问题+联系方式”,文字、图片、视频皆可发送。

  5.微信视频号:搜索账号“大风记者帮”,关注后发私信“3·15+具体反映问题+联系电线.华商网官方微信:关注“华商网”官方微信(hsw_news),在微信后台发送私信“3·15+具体反映问题+联系电线.华商网官方微博:关注“华商网”官方微博,发送私信“3·15+具体反映问题+联系电线.华商头条APP:下载“华商头条”APP,点击首页下方菜单“+”栏目,发送“3·15+具体反映问题+联系电线.二三里资讯APP:下载“二三里资讯”APP,点击首页下方菜单“+”栏目,发送“3·15+具体反映问题+联系方式”。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于震

  快要乘机时才被口岸工作人员告知,因政策原因乘客无法乘机经台北中转。消费者认为,因购票平台去哪儿网疏忽、未做好提前告知才导致这一情况出现,应退还全部费用。

  去年年底,市民赵女士为即将出国留学的孩子在去哪儿网平台购买了一张飞机票,航班于今年1月22日上午11时许从香港出发,经中国台北与美国芝加哥两次中转后,于1月23日抵达美国格林贝,票价5589元。

  “1月22日上午,我们乘机前在港珠澳大桥口岸被工作人员拦下,工作人员称,根据有关政策,大陆旅客不能乘机经转台北,我随后咨询了出入境管理部门,也是相同的回复。”赵女士说,无奈下她只能先购买其他航班机票,并联系去哪儿网平台的客服电话,申请将已购机票进行线上退款。赵女士认为,购票时平台并未在购票通道处进行有关提醒,在政策不允许的情况下,她成功买了票,最后导致无法使用,应由平台承担全部责任、退还全部的费用,但目前平台只退还了不到3000元,“发现问题后,我第一时间就向平台说明了情况并提出了诉求,但直到目前,平台还是不同意全额退款。”赵女士说,目前平台已经在该航班下方标注了“台北”中转的相关提醒,但是此前经过沟通,她认为平台方对于这一政策是不明晰的。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在赵女士提供的订单信息中看到,在订单下方的包含“托运行李”“十年签证须登记”“非联程提醒”“中转提醒”中,确实没有提醒“台北中转”的相关信息。而赵女士看到,平台在今年3月香港至格林贝的购票通道处,乘机提示中注明了“根据相关规定,持中国因私护照的旅客如需前往台北桃园机场中转前往第三国家(地区),应从重庆、南昌、昆明三个城市机场出境,港口不接收乘船……”

  “我和购票平台沟通了很多次,发现他们其实对政策也不是特别清楚。”赵女士说。

  记者从一位旅业人士处获悉,普通的大陆旅客无法经台北中转前往第三国家,一般来说平台会进行相关的提示和说明,旅客出行前也应该仔细了解政策信息。

  2月23日,记者拨打了去哪儿网客服热线并反映了消费者投诉的情况,工作人员表示,一般买票都会有提醒,可能顾客买票没有注意到。记者询问此事是否核实清楚,下一步怎么处理,对方表示将进行进一步反馈。下午,去哪儿网客服人员回电,称此事还在内部反馈中,目前结果还没出来,后续有进展还会进行回复。

  著名公益律师、陕西丰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朱长江认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消费者有权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以及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

  “赵女士作为消费者购买机票时,对所购机票是否受到政策限制不清晰,导致没办法使用享有知情权。平台作为机票的销售方,在相关政策产生后,应第一时间在售票平台的相关机票销售过程中进行提示,对于政策变换前已经购票的消费者,服务提供者有责任确保其服务条款和条件的变化清晰传达,尤其是在涉及可能显著影响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事项,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朱长江说,赵女士直至登机前才被告知政策原因无法起飞,耽误了行程,平台应对销售过程中未合理告知消费者承担退款责任。

  朱长江说,类似政策因素等会显著影响消费者消费的条款应以格式条款的方式出现,显著提醒消费者作出真实意思表示,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对方注意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如果赵女士的购买记录并无对转乘台北的有关政策提示,赵女士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票,意思表示存在瑕疵,根据公平原则,平台作为知情的一方,应全额退款。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于震

  这家米高轮滑俱乐部曾位于西安市盛安广场三楼。2023年4月15日,廖女士花费4998元给孩子办的年卡,包含40节班课和6节私教课。

  廖女士说,孩子每周二过来训练一次。2024年暑假过后,廖女士带孩子再来上课,猛地发现这家轮滑俱乐部消失了。廖女士微信上联系老师,发现已被对方删除好友。“我当时就懵了,没有一点一位老师事前通知我轮滑馆要关门。去年暑假之前,他们还疯狂地打语音电话让我继续买课。幸亏我当时没买,要不然损失更大。”廖女士说。

  2月23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在盛安广场门前见到了廖女士。她说,当时买的46节课迄今还有20多节课没上,“商场客服告诉我,这家轮滑馆欠租金已被他们起诉了。如果我要走法律程序维权的话,可以给我店铺的营业执照和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号。”

  记者与廖女士来到商场一楼,服务台的员工称,陕西米高轮滑俱乐部与现在商场3楼营业的7号队长运动馆曾有协议,可前往查询剩余的课时并开证明。7号队长运动馆的员工称,此前的确与米高有协议,可以无偿接收米高的学员,前期已接收了200多位。有学员存在退费退课的客诉,因为钱没交给他们,无法处理。米高的法定代表人也不处理,存在纠纷,他们已停止接收米高的学员。廖女士的孩子未转到运动馆上课,他们查不出剩余的课时。

  7号队长运动馆的员工提供了米高轮滑刘某的联系方式。廖女士与刘某取得联系,刘某称自己曾是米高轮滑的主管,在闭店前已经辞职了。如果廖女士要退费,现在店不在了,只能找米高轮滑的其他人。他能做的就是发动圈内资源,看有无另外的轮滑机构愿意接收。

  记者问米高轮滑闭店的原因,刘某称是房租到期。对于轮滑馆闭店之前有没有通知到学员,其表示不清楚。

  2月23日下午,廖女士通过商场进入到米高轮滑闭店不退费的家长维权群,群内有20多位成员。记者还联系上商场三楼的商管李先生。李先生称,商场与陕西米高轮滑俱乐部的合同于2024年5月28日到期,到期后延续了一两个月。米高轮滑欠商场租金,目前商场已走司法程序处理,律师已申请法院立案。商管李先生说,记者联系的刘某是米高轮滑法定代表人的丈夫,这家店是他负责的,对于闭店之后的相关事宜,他一直是推诿的态度。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常彭朵

  明明签了退费协议,费用却迟迟没退还,究竟还要等多久?2024年9月,管女士一家三口在西安市新亮体育曲江运动综合馆办理了三张会员卡,两张成人卡与一张孩童卡总计6960元,会员卡为期两年。

  “大概在去年10月,工作人员告诉我,运动馆新推出了家庭卡,两个大人加一个孩子一共5080元,价格实惠。于是我们转成了家庭卡,原卡中剩下的一千多元能申请退费。”管女士说,当时她填写了情况说明和退款协议,但是直到现在已经好几个月时间了,每次询问就是“向上级反映”,这笔钱仍然没有退。

  管女士说,工作人员曾表示除了退费,也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将会员卡进行延期处理,但是她没有同意,“既然商家答应了退款,就应该说到做到,但是这么久了也没结果,很不合理。”

  2月23日下午,记者拨打了新亮体育曲江运动综合馆的电话,工作人员表示,顾客填过单子,他们就会上报财务,一般的情况下一至两个月就会到账,建议顾客来前台查询一下信息。随后,管女士联系了这位工作人员,答复依旧是向公司反映,具体何时能退也没明确。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于震


相关文章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