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筑牢防汛安全堤 打好抢险主动仗

来源:米乐m6平台官方版    发布时间:2025-08-05 20:51:33
产品说明

  8月3日至4日,我市出现强降水天气,雨情就是号角,汛情就是命令。为应对强降水天气,全市防汛、市政、公安、城管等部门以及各县区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冲锋在防汛一线,最大限度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和出行安全。大雨中,全市打响了一场防汛攻坚战。

  强降雨天气给市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为确保全市道路通行安全有序,兰州交警支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民警冒雨上路执勤,加强交通管控,全力开展雨天道路疏堵保安全工作,为市民出行保驾护航。

  强降雨出现后,西固交警大队科学部署警力提前到岗,并采取固定执勤和巡逻执勤相结合的方式,加大路面巡查力度,在重点时段、重点路段增派警力和警车,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强化疏导指挥,引导车辆有序通行,保障高峰时段和主要交通路通畅通。

  七里河交警大队在辖区主要路口和路段安排警力指挥过往车辆及保障行人安全,并提醒过往驾驶员注意雨中行车减速行驶,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针对农村道路采取固定执勤与流动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急弯陡坡等路段的巡逻力度,通过亮警灯、鸣警笛等举措提醒驾驶员雨天慢行,保持安全车距。遇到车流量大时,交警通过喊话指挥手势等多种方式来进行疏导,以最快速度疏解拥堵,立即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严防交通事故发生。

  8月3日晚,兰州市城管委闻雨而动,立即启动防汛预案,组织各县区环卫部门开展道路排水清淤工作。截至8月4日14时,全市累计出动环卫人员9574人次,作业车辆495台次,清扫积水路段556条,清理雨水井5674个,清理淤泥和落叶杂物44.11吨,全力保障市民出行安全与城市有序运行。

  记者了解到,此次降雨前,兰州市城管委已提前拉响“防汛警报”,督促各县区环卫部门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组织应急力量对重点路段、低洼区域开展巡查,并组建4支应急队伍待命。降雨期间,环卫力量严格遵循“先重点内涝后一般路段、先主干后次巷”的原则推进作业。组织环卫工人利用扫帚、推水板等工具,在主次干道、人行道、公交站点、雨水井篦周边路面开展推水清淤作业。及时打开排水井盖疏通积水、清掏堵塞下水井口的垃圾和杂物,保障排水工作高效开展。

  “我们组建9个划片包干工作组,到城区一线开展工作,察觉缺陷及时反馈辖区环卫部门整改,扎实推进排水清淤工作。”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说。目前,道路排水清淤工作仍在紧张有序推进中。

  我市出现强降水天气后,全市水务系统闻“汛”而动,市水务局成立了8个强降雨防范工作小组,落实落细强降雨防范措施,指导帮助县区重点开展强降雨防范工作。

  市县(区)水务部门应急值班值守力量全员到岗,严阵以待,通过分布在全市的547个自动雨量监测站、233个视频监控站、17个水位站、5个国家级水文站对全市雨情水情汛情进行实时监测,全力开展各项防御工作。市水务局自8月3日9时开始与市气象局滚动会商18次,与省水文部门会商水情3次,对各县区开展应急调度9次,对河口、柴家峡、小峡水库开展调度3次。严密监测降雨态势发展变化,靶向发布各类暴雨洪水预报、降雨防范工作提示和洪水预警10次、656条,为县区提前开展河道内人员撤离、应急避险创造了有利条件。

  近日,城关区各部门各单位严格落实防汛十条硬措施,全方位构筑防汛救灾坚固防线,积极开展防汛抢险工作,全力守护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8月3日,接到降雨预警,城关区环卫中心闻令而动,2600余人次作业人员对城区220余条主次干道、310余条背街小巷及2350余个雨污水井展开拉网式排查,及时清洗整理堵塞物。此外,雨衣、雨靴、铁锹等防汛物资储备充足,应急队伍随时待命,配合住建、市政等部门处置险情。针对低洼路段、菜市场、居民小区等易积水区域,环卫中心协同住建局、街道增派专人值守。

  区水务局当即行动,第一时间撤离了所有河洪道内人员和施工车辆设备,并向全区相关单位发送预警预报短信,协同相关街道加强巡查,及时劝离洪道蓝线管理范围内的人员和车辆。与此同时,区农业农村局(林草局)密切监测雨情、汛情发展变化并及时向4个涉农街道发布天气预警信息,同时全面排查辖区设施农业和养殖户的受灾受损情况。

  区住建局组织防汛应急抢险人员和道路巡查人员迅速安排部署全域排查,对施工现场的临时建筑、脚手架等设备设施做全面检查,加固易被大风吹动的搭建物,检查基坑排水系统,防止积水。

  近期,七里河区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加强隐患排查整治,严格落实“叫醒叫应”机制和山洪防御“四级包抓”责任,重视雨情、水情、汛情动态,坚决做好巡堤、巡库、巡山、巡路、巡房、巡物和巡企查险,落实落细防汛备汛工作。

  降雨期间,该区环卫服务中心第一时间组织全体环卫工人,与作业车辆协同作战,在积水严重路段,人工手持推水板扫帚一字排开清理积水,确保车辆行人通行安全,针对雨水井排水缓慢区域,工作人员掀开井盖,徒手清理堵塞物,加速雨水排放。同时,实时巡查并动态处置新增积水点。目前,共清理雨水箅子3102个。

  西园街道、晏家坪街道、秀川街道、建兰路街道等多个街道组织网格员对辖区易发生危险的隐患点、自建房区域及洪道河道护坡等重点区域开展全方位防汛巡查。

  安宁区各街镇、部门闻“汛”而动,紧盯雨情水情变化,强化指挥调度与会商研判,争分夺秒投入防汛抗洪一线,全力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该区迅速启动防汛抗洪Ⅲ级应急响应,严格执行主要领导24小时在岗值班制度,落实“叫醒叫应”机制和山洪防御“四级包抓”责任,确保信息传递及时、处置高效。区防指、应急等多部门联动,建立人员转移、地质灾害等六类风险清单,依托微信群、应急广播等实时推送预警信息,织密预警监测网络。

  在隐患排查方面,240名公安民警携10架无人机,对辖区15条主河洪道、22条支沟开展全覆盖巡查,清理洪道周边车辆386辆;670余名镇街巡查人员结合109处监测设备,对15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强化全时段排查,果断转移受威胁群众92人。

  市政、环卫等380余名作业人员加强对69条主次干道、6个地下通道及4座涵洞的巡查,保障市政设施运行;55个建筑施工工地暂停施工,3处积水点安排人员与设备值守待命,随时准备排水作业。

  同时,该区备足1.2万件应急物资,5支消防救援队伍、10支乡镇街道应急救援队伍全员备勤待命,确保险情发生时能第一时间投入抢险,筑牢防汛安全屏障。

  8月3日午后至4日凌晨,永登县局部地区出现大到暴雨,最大降水量达59.6毫米。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汛情,全县上下迅速行动,从预警发布到防汛应急响应启动,全面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各级党组织带领党员干部冲锋一线,转移县社会福利院老人及护工74人,动员2家4A级景区及7家3A级景区游客及农家乐管理人员全部撤离,用实际行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气象、应急、水务等部门联合会商研判,实时向各乡镇及有关部门推送预警信息,全面落实“叫应叫醒”机制,让每一位群众及时知晓汛情,做好防范准备。统筹应急、水务、自然资源、住建、交通等部门力量,对水库堤坝、城乡堤防、河洪道、淤地坝、地质灾害隐患点、城市排水系统及在建工程等重点区域做全面巡查,确保11个涉河涉沟在建工地人员全部撤离。

  县自然资源局会同二勘院技术人员对连城镇、河桥镇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巡查排查,并入户落实防灾避险措施,动员镇、村做好避险转移准备,全县15个乡镇转移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1479户3877人。

  面对气象部门发布的暴雨预警,皋兰县迅速启动防汛抗洪Ⅳ级应急响应。全县上下以“雨”为令,党员干部冲锋一线,用责任与担当为群众撑起“安全伞”。

  为筑牢生命防线处,组织百余名镇干部下沉一线,劝返野外作业、放牧、垂钓等人员300余人,紧急转移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上百人。

  在保障安全底线个在建项目全部停工,数百名实施工程人员安全撤离;5家涉沟矿山、17处野外工地拉闸断电,3处临时驻地完成搬迁。水利部门实时监控4座水库水位,22座桥梁完成排查;电力通信部门组建56人抢险队严阵以待。物资储备点备有3.4万瓶矿泉水、35吨米面油,加之7家餐饮企业组成的后勤联盟,为群众吃下“定心丸”。

  针对老弱病残孕等重点人群,全县全部落实一对一预警机制。干部们逐户排查,劝说群众转移;各村第一时间疏通洪道排水,各类防汛物资筑起家门口的防线。自然资源局专家团队动态研判,对6处高危隐患点实施“提前转移+动态监测”双保险,筑牢民生“堤坝”。

  8月3日晚间,兰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迅速启动全链条防汛响应,全力守护轨道交通安全运营与市民出行畅通。

  记者了解到,为筑牢防汛防线,兰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早部署、早行动。汛期来临前,已制定汛期安全生产及防汛救灾工作方案。同时,对全线个重点监控场所开展拉网式排查,组建7支专业抢险队共371名队员。

  降雨期间,从一线维保人员到保洁人员闻“汛”而动。1、2号线沿线车站高频播放防滑提示,在无障碍坡道、楼梯等区域设置警示牌并铺设防滑垫;易倒灌的高风险出入口提前备好沙袋、防洪挡板,工作人员每30分钟巡查一次防汛重点部位,及时清洗整理积水杂物。东方红广场、兰州西站北广场等地下停车场加强排水设施检查,过街通道、车站出入口增派保洁人员提醒乘客防滑,科学技术创新园设备间则加密排污泵等关键设备巡检,确保地下空间安全。

  雨势减弱后,后续保障随即展开。运营公司设施部、通号部对电梯、信号系统等做全面检修,排查雨水渗入隐患;保洁人员清理站点及周边积水,物业人员检查排水沟、低洼区域排水情况并清除杂物,确保排水通畅。

  兰州公交集团在原有防汛工作基础上加密措施、强化响应,全力保障乘客出行安全。

  兰州公交集团聚焦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内涝、滑坡等风险,在前期排查基础上,对141条运营线处涉险点开展“雨中+雨后”双检查,重点对14条公路运营线处高风险路段进行专项排查与动态监测。与此同时,各客运公司同步疏通场区、站点排水沟渠和下水管道,保障排水畅通,消除内涝隐患。

  为提升处置效率,该集团强化预警响应,密切对接气象和交管部门,启动“五分钟预警直达机制”,通过调度平台等渠道向一线驾驶员实时推送降雨信息。同时,结合相关安全行车指南,提前规划32条绕行线路,确保遇险情时快速调整运营。

  “为确保市民安全出行,汛期前我们已组织车辆涉水故障应急处置演练,提升驾驶员应急能力。针对本次强降雨,80台应急车辆、80名应急驾驶员到岗待命,防汛物资提前装车,易积水站点安排专人引导乘客,必要时协助疏散。”兰州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公交集团还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实时监控线路,及时发布停驶、绕行指令,始终把乘客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保障汛期公交运营安全有序。

  随着降雨的来临,兰州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巡查车在湿滑的路面上缓缓前行,巡查队员们透过被雨水模糊的车窗,紧盯路面是否有积水、沉降,边坡是不是真的存在落石风险。针对山区路段也许会出现的落石、滑坡等险情,高养所还启用了无人机巡查,通过空中视角实时监测山体动态,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隐患。一旦排查到险情,立即通知养护企业赶赴现场整改处理,形成“发现—通报—处置”的快速闭环,全力保障特殊天气道路安全。

  兰州市市政工程服务中心闻“汛”而动,立即启动防内涝应急预案,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做好人员、车辆和机械设备准备工作。

  为应对本次强降雨天气,该中心累计出动排涝车等各类应急车辆、机械设备共66台(辆)、人员201人次昼夜奋战,按照“雨未到、人先到,水不退、人不撤”的要求,落实雨前全方面检查、雨中排水防涝、雨后排查处置的工作方式,全力以赴应对本次强降雨,有效缓解城区积水压力。该中心持续关注中、短期天气预报和预警,做好防汛排涝工作,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守牢安全底线,确保市民群众平安出行,保障城市正常运行。


相关文章
相关产品